如何系統(tǒng)評估3D打印機性能,?
時間:
2020-08-20
來源:
作者:
需要耗費多少材料,?
尺寸精度測試-約需要0.99m的線材
橋接表現(xiàn)測試-約需要1.54m的線材
懸垂表現(xiàn)測試-約需要2m的線材
負空間公差測試-約需要2.54m的線材
正空間性能測試-約需要0.95m的線材
XY軸機械共振測試-約需要2m的線材(如果切割器沒辦法切0.5mm的面,,用XY共振1mm面的文件)
Z軸機械共振測試-約需要2.64m的線材
Maker Faire機器人可動模型(含支撐材)-約需3.58m的線材
尺寸精度測試
用數(shù)位游標卡尺測量從底層往上數(shù)第二階,,X跟Y向的高度(目標尺寸為20mm),要沿著底層的邊緣量起,。X和Y向測量出來的差異,,表示系統(tǒng)的后座力強度。
如果X和Y向的差距大于0.4mm,,得分為1,。
如果X和Y向的差距介于0.3mm和0.4mm之間,,得分為2。
如果X和Y向的差距介于0.2mm和0.3mm之間,,得分為3,。
如果X和Y向的差距介于0.1mm和0.2mm之間,得分為4,。
如果X和Y向的差距介于0mm和0.1mm之間,,得分為5。
橋接表現(xiàn)測試
檢查五個橋接是否有邊緣線材垂下或懸掛的塑料絲,。
如果有懸掛的塑料絲,,得分為1。
如果只有最長的兩個橋接間有懸掛的塑料絲,,得分為2,。
如果所有的橋接間都沒有塑料絲,但是都有邊緣垂下的情況,,得分為3,。
如果最短的兩個橋接間沒有任何下垂的邊緣,得分為4,。
如果所有的橋接都沒有下垂的邊緣(2mm為可接受的范圍),,得分為5,。
懸垂表現(xiàn)測試
測量30,、45、60,、70度的懸垂結(jié)構(gòu),,看看有沒有下垂的線材邊緣、擠出時的晃動,、溢出的塑料絲,。
如果打印機沒辦法成功印出懸垂模型,得分為1,。如果打印機可以印出這個幾何模型,,但是60和70度處有線材邊緣垂下和塑料絲溢出的情形,得分為2,。
如果只有70度的懸垂邊緣有線材垂下,,得分為3。
如果沒有任何的線材垂下,,60和70度處的表面和30與45度處只有些微的差距,,得分為4。
如果四個懸垂角度的表面結(jié)構(gòu)沒有太大的差異,,得分為5,。
負空間公差測試
不使用任何的工具把固定的管腳拿出。
如果一個管腳都拿不出來,得分為0,。
如果可以拿出半徑0.6mm的管腳,,得分為1。
如果可以拿出半徑0.5mm和0.6mm的管腳,,得分為2,。
如果可以拿出半徑0.4mm、0.5mm和0.6mm的管腳,,得分為3,。
如果可以拿出半徑0.3mm、0.4mm,、0.5mm和0.6mm的管腳,,得分為4。
如果全部的管腳都可以拿出來,,得分為5,。
正空間性能測試
藉由層積的尖塔來進行質(zhì)量評估。
如果因為擠出口堵塞或是未擠出線材而無法形成尖塔,,得分為1,。
如果尖塔與尖塔之間有許多塑料殘留,得分為2,。
如果尖塔有成形,,塔與塔間的殘余塑料是因為擠出量不正確,而導致完成的模型與目標幾何模型有出入(擠出過多或過少),,得分為3,。
如果螺塔有成形,塔與塔之間沒有塑料殘留,,但擠出量有問題,,得分為4。
如果螺塔有成形,,塔與塔之間沒有塑料殘留,,擠出量沒有問題,也沒有造成階梯狀或是隆起,,得分為5,。
XY軸機械諧振測試
此項目是用來評估XY軸之間的諧振、擠出線材時的沉積控制以及分層時的沉積控制,。由于諧振難以定量測試,,故此測驗為二分法。
如果角落有凹凸不平,,或是印出來的面中間有凹下,,打印測試即為“失敗”,,得分為0。
如果沒有凹凸不平,,打印測試即為“通過”,,得分為2。
雖然這項測試是為評估諧振所設(shè)計,,但也可以用來具體評估材料控制(擠出寬度不一致,、有波浪狀)。
Z軸機械諧振測試
此項目是用來評估Z軸的諧振(假如有Z軸的話),,此測驗為二分法,。
從上方往下照光,如果打印出來的上半部有凹損,,或是有明顯的水平的隆起,,打印測試即為“失敗”,得分為0,。
如果Z軸的高處都沒有凹損的話,,打印測試即為“通過”,得分為2,。
除了測試Z軸的諧振與記錄分層外,,這個測試打印可以看出Z軸是否有對齊,螺距是否和螺桿相同,。
如果要完整的機械諧振分數(shù),,就把XY和Z軸的分數(shù)加起來。
一個完整的測試報告需要包括以下信息:
3D打印的測試模型圖片
3D打印機跟模型
切層軟件和切層設(shè)定(層厚,、shell數(shù)量,、打印溫度、擠料倍率,、速度)
打印時間-從擠出頭與成型平臺還是室溫時開始。在開始打印的時候開始計時,,并把預熱的時間算進去,。印后的流程也要繼續(xù)計時,包含讓擠出頭和成型平臺回到初始位置,。
相關(guān)新聞